少数民族舞蹈介绍-上海民间文艺表演
之一:苗族歌舞---湘西民俗文化
苗族是一个善舞的民族,其中的舞蹈有鼓舞、接龙舞、跳香舞以及踩鼓舞、芦笙舞等与“椎牛”盛会有关的舞蹈等。上海民间文艺表演
鼓舞
鼓舞,根据苗族舞蹈家石远鳌、龙健珍的研究,湘西苗族的鼓舞种类繁多,有凤凰县一带的花鼓舞、古丈县一带的团圆鼓舞、跳年鼓舞、筒子鼓舞,保靖、花垣、吉首、古丈等县市的女子单人鼓舞、男子单人鼓舞、女子双人鼓舞、男子双人鼓舞、多人鼓舞、单人猴儿鼓舞、多人猴儿鼓舞等。 鼓舞常用双敲边伴奏(有时也有用单边的),即右手敲两下,左手敲一下。情绪高昂时,敲边的节奏也随着鼓点变得急骤。除木棒敲边外,有些地方还用敲包包锣或大锣为单点伴奏;有的还加上土大号、唢呐、二胡等乐器伴奏,气氛更加热烈。上海民间文艺表演
踩鼓舞
踩鼓舞:踩鼓舞(苗语叫都芈都郎)是较缓慢的大型集体抒情歌舞,“椎牛”盛会的舞蹈之一。湘西苗族“椎牛”盛会是最隆重的祭祀礼仪。数日前上山打百鸟,悬挂于堂屋四周。堂屋中央放置一大鼓,鼓的四周是五彩缤纷的丝线和花带,牵成为宝塔形状,上面张灯结彩(四角方灯),灯火辉煌。开始,先由“四腿亲”找人出来“都郎”,每腿亲出来一男一女,共八人。主人也要找出八人陪同踩鼓跳舞(如果每腿亲出来人多,主人也要照数找人陪同)。之后,散客“赶龙”的青年男女蜂拥而上,踏踩着鼓乐节奏,一个挨着一个,围鼓绕圈,双双对对,翩翩起舞。舞蹈高潮时,边跳边唱,情绪高昂,吭歌欢跳。整个舞蹈以脚踩步(其它为配合)为主要动律,深受苗族人民喜爱。上海民间文艺表演
芦笙舞
芦笙舞:芦笙舞也是湘西苗族“椎牛”盛会必跳的舞蹈之一。“都芈都郎”时,芦笙吹三次,参加舞蹈群众打倒转圈。此时,其它乐器停止,仅保留“鼓舞”和“芦笙舞”。芦笙舞一般要选漂亮的苗族未婚男青年一至二人持芦笙领头,群众尾随于后,此时,男女青年才手牵着继续跳踩鼓舞,吹笙者跳芦笙舞。主要动作有顶罐、牛斗角等,多为矮桩步行进。
主营:上海民间艺术表演;上海民间手工艺术;上海民间文艺表演;上海糖画;上海捏面人;上海专业舞龙武狮表演;上海民间魔术表演;上海剪纸表演;上海皮影戏表演;上海中国结表演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